找到相关内容211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天台教观浅谈

    ,更修观法,破空假二边的偏执,而证入实相而为道的。关于渐次止观的修法,广说《次第禅门》,其主旨为:导引凡夫的行者们,必须以四禅为发端修持,进而以四无量、四无色、妙门、十六特胜、通明、九想、八念、八背舍、八胜处等法为阶次,这完备是为行者超过圆教的前方便而说的。不定止观即《妙门》,即不分别阶位,是前渐后顿,或前或后,或浅或深,或事或理,真俗相互的观法。圆顿止观,即《摩诃止观》,它是初心便知诸法实相...

    正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72860668.html
  • 鉴真与密教

    因此,鉴真东渡时所携带的佛教经典中就有《止观法门》、《玄义》、《文句》、《四教仪》、《小止观》、《妙门》等天台经典。  3、密教  开元四年(716),善无畏祖师到达长安。开元七年(719),另一...,其携来物品内,有摩诃止观,法华玄义,法华文句,小止观,妙门等,多天台章疏。又曾演讲于唐招提寺,唐招提寺缘起略集云:  “从三年(天平宝字)八月一日,初讲读四分律并疏等,又玄义、文句、止观等,永定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52863313.html
  • 天台大师略传

    大智度论》的同时,又阐说《次第禅门》,还为尚书毛喜出《妙门》。昔大师在大苏山时,自南岳大师处得传渐次、不定、圆顿三种止观。所谓《次第禅门》,即为《渐次止观》;而《妙门》,便是《不定止观》。  《渐次...妙境。  《妙门》,也即《不定止观》,于心则系缘实相妙理,行作则依次修圆顿、渐次,浅深事理,终感大果玄妙。此即为《不定止观》的行相。相传大觉世尊,出家之后,辞谢阿罗逻、迦兰二仙,至伽阇山苦行林中的尼...

    (日)兹本禅师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3351585.html
  • 论天台智者的实践体系

    有所证得."无垢"意为行者对每一地禅定之体验无所恋著."有记"指禅定之境清晰."根本净禅"包括三组禅定.其一是妙门,其二是十六特胜,其三是通明禅.   就妙门而言,智者解释说,妙门是为慧性多的行人而设,"涅是妙,此能通,故言妙门."既然每一门皆能互融互入,故于欲界即能断三界生死之苦果:"此一一门,于欲界中即能发无漏.""数"门指的是修数息法,行人数息以摄心,不令驰散."随"门是对治数粗,...

    沈海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2456521.html
  • 达摩禅法与天台止观

    。以禅波罗密总束一切佛法,一切修行。强调在定慧统一基础上的禅定先行。  3、不定止观。即《妙门》一卷。种修习止观之法门:一数、二随、三止、四观、五还、净。智凯云:“妙门者,盖是内行之根本,三乘得道之要经。”法门虽分,然门互通,任修一门皆可入于涅磐妙相。修证的不次第性与随机性是其强调的。《妙门》之述不定止观,乃以圆观、圆证作结。《妙门》标志著智凯已开始超越其原先以禅定为核心的思想模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4250248.html
  • [杂阿含经]研习“杂阿含经”论增上心学

    ,依附于方术,走向黄老之学,而道家也讲究吐纳、食气等养生之术,适合中国人的口味。这种数、息、止、观、还、净的禅法,由吴康僧会的综合,后被天台宗吸收为“小止观·妙门&...所依,更修谛观而生)。②根本净禅,亦有三品:妙门、十六特胜、通明禅。慧性多的人修妙门,定性多的人修十六特胜,定慧均等的修通明禅。根本的含义就是不隐没、无垢、有记,与上述相反。然前述的根本味禅,为...

    蔡惠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74863839.html
  • 禅与禅宗略说

    略述修禅前方便;妙门,是讲安那般那禅的,禅波罗密次第法门,则备摄了从安般守意到念佛实相禅的全部,摩诃止观则更是实相禅的代表作。以上所讲列的禅法,有大德法师把他说为“古禅”。自达摩东来所传的禅法为“...自知”的无言境界。又有大德说“禅是每个人分上自证自悟的境界,是不落于思虑,不落于言说的境界。所谓‘三世诸佛,不能自宣,代祖师,全提不起,一大藏教,诠句不及’的境界,所以说为“不立文字”、“教外别传”...

    菩提

    |禅|禅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1224521569.html
  • 参禅要注意调和五事

    此一辈人,不可共说,为邪见故 ”。   参禅在形式上以坐为主,坐是四仪中最稳健中正的方法,姿态形式最为端正,所以智者大师著《摩诃止观坐禅法门》、《童蒙止观》(又名《小止观妙门》)等。百丈怀海禅师...或参究、或念佛、或观心,最易定身息心,有利于用功参究,入三摩地。   释迦世尊当年舍俗出家,苦行年,不得解脱,悟知苦行非道,非菩提因,遂从座起,至尼连禅河沐浴,受牧女难陀波罗以乳糜供养,终于恢复...

    蓝青

    |禅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2/1432282361.html
  • 《天台止观统例》

    一曰圆顿止观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。章安记为十卷。二曰渐次止观。在瓦官寺说。弟子法慎记。本三十卷。章安治定为十卷。今禅波罗蜜是。三曰不定止观。即陈尚书令毛喜请大师出。有一卷。今妙门是。四曰小止观。即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51241137.html
  • 龚自珍学佛因缘和他的《发大心文》

    从江沅,且过从甚为密切,是自有其缘由的。他们两人曾协力重刻《圆觉经略疏》,重辑《妙门》,对佛经进行校勘,作《龙藏考证》七卷等。江沅过世后,龚自珍写诗追怀,自注曰:“江铁君沅,是余学佛第一导师”,“千...眷属,修学度,“须发大愿”,并誓断贪、瞋、痴种种心。接着,他从因果学说出发,认为今世虽以善念真心诚敬待人,却反致魔事,以及为人讥谤、凌侮,都是由于自己前生善根微浅,扰人正念,自负我慢,厚貌深中的结果...

    张景岗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1145485.html